峨眉山市是四川省辖县级市,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,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,西南连接大小凉山,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。市域面积1183平方公里,辖2街道10镇1乡;截至2021年末,峨眉山市总户数156291户,户籍人口为422700人。
峨眉古系蜀国地,蜀汉时期至两晋、南北朝属犍为郡南安县(今乐山市)辖地,北周武帝保定元年正式建平羌县,隋开皇三年改名峨眉县,历史上属眉山郡,民国时期和建国后沿设峨眉县,1988年9月撤县建市。
峨眉山市因山得名,境内的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、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素有“仙山佛国”“植物王国”“地质博物馆”之美誉,形成了“儒、释、道、食、茶、武、药”七大核心文化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。
2020年4月,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。2020年8月,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。2020年10月,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。 2021年9月,峨眉山市入选“2021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”。2021年11月,峨眉山市入选“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名单”。
政府驻地:市人民政府驻绥山西路7号
人口数量:42.27万人(2021年,户籍人数)
地区生产总值:385.75亿元人民币(2021年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历史沿革
名称来源
因地处峨眉山东麓而得名。峨眉,取大峨山与二峨山两山相对如眉而名。一说峨眉作蛾眉,谓山云鬟凝翠,鬓黛遥妆,如螓首蛾眉,细而长,美而艳也。于是有“峨眉天下秀”之谚。或谓峨以名言,状其巍峨;眉以形言,有如秀眉。
建制沿革
峨眉山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,古系蜀国地,蜀汉时期至两晋、南北朝属犍为郡南安县(今乐山市)辖地;
北周武帝保定元年(公元561年)正式建平羌县;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改名峨眉县,更于县东六十里别立平羌县;
隋开皇九年(589年),峨眉县更名青衣县;
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,青衣县改名龙游县,于峨眉山麓别置峨眉县,属眉山郡;
隋大业十二年(616年),于峨眉县东南20里置绥山县(今九里镇);
唐麟德二年(665年),置沐州罗目县;
唐久视元年(700年),析绥山县分置乐都县;
宋乾德四年(966年),废绥山、罗目两县入峨眉,属成都府路嘉定州;
清嘉庆十四年(1809年),划出县西南大为以西地区设峨边厅;
1949年12月17日,峨眉解放;12月24日,成立峨眉县人民政府,属川南行政公署乐山专区;
1953年,四川四署(川西、川南、川北、川东)合省后,属乐山专区(后改称乐山地区);
1956年,划夹江县悦连乡入峨眉县;
1958年,划乐山县符溪乡、平城乡入峨眉县;
1984年,划乐山市(县级)新农乡之新农、新河、新沟、新堰四村入峨眉县;
1985年6月,撤销乐山地区和县级乐山市,建立省辖乐山市,峨眉县隶属乐山市;
1988年9月,撤销峨眉县建峨眉山市(省辖县级市),由乐山市代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行政区划
2013年,峨眉山市辖12个镇(绥山镇、高桥镇、罗目镇、九里镇、龙池镇、乐都镇、符溪镇、峨山镇、双福镇、桂花桥镇、大为镇、胜利镇),6个乡(龙门乡、川主乡、沙溪乡、新平乡、普兴乡、黄湾乡)。
2019年12月,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胜利镇、峨山镇、川主镇和新平镇、普兴乡、乐都镇、沙溪乡,设立峨山街道和胜利街道。
截至2020年6月,峨眉山市辖2个街道(胜利街道、峨山街道),10个镇(绥山镇、符溪镇、双福镇、高桥镇、罗目镇、九里镇、桂花桥镇、龙池镇、大为镇、黄湾镇)、1个乡(龙门乡)。
截至2021年10月,峨眉山市辖2个街道、10个镇、1个乡。 市人民政府驻绥山西路7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地理环境
位置境域
峨眉山市位于乐山市西部,东邻乐山市中区、沙湾区,南连峨边彝族自治县,西毗洪雅县、金口河区,北接夹江县。市域地理坐标在东经103°10′30″-103°37′10″,北纬29°16′30″-29°43′42″之间。全市幅员面积1183平方公里。
地形地貌
峨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,东北临近川西平原,西南与大小凉山接壤,属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。按照地貌塑造方式主要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,按照地貌成因分构造地貌、流水侵蚀地貌、岩溶地貌、冰川地貌和构造剥蚀台地等。多样的地貌类型造就了峨眉山雄秀神奇的自然地貌景观;东部山势较低,形如锦屏;中部群峰耸峙,如林间春笋;西部山势巍峨,雄伟壮观。
气候
峨眉山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,雨量充沛,四季宜人,年平均气温17.3℃,年均降雨量1418.4毫米,平均相对湿度为80%。
水文
峨眉山市内水系发达,属大青水系(大渡河水系、青衣江水系),共有主要河流12条,即峨眉河、临江河、大渡河、赶山河、双福河、茅杆河、白果河、后溪河、沙溪河、花溪河、杨河、炳强沟,河流总长493.2km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自然资源
植物资源
峨眉山市植物资源门类齐全,森林覆盖率为63.5%,境内约有植物种类5000种,其中已知高等植物有242科、3200种以上,占中国植物物种的总数的十分之一;特有的植物107种,其中以“峨眉”为词头命名的植物多达103种,如峨眉含笑、峨眉拟单性木莲。
动物资源
峨眉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,境内峨眉山被誉为“天然动物园”,拥有野生动物2300余种,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29种,如小熊猫、苏门羚等,占全国保护动物总数的12.08%。
矿产资源
峨眉山市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共有12种,其中水泥用灰岩7.3亿吨以上,石膏储量1.9亿吨以上,是西南地区主要的非金属矿区和建筑建材基地。
药材资源
峨眉山市资源植物丰富,其中药用植物有212科1645种,占四川省的51%,是四川省中药材最主要的生产基地,有“仙山药园”之称。以“峨眉”为词头命名的药用植物达93种,如峨眉野连。
水能资源
峨眉山市境内水资源总量约14.5亿立方米,拥有大小水库、湖泊12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人口民族
人口
截至2021年末,峨眉山市总户数156291户,户籍人口为422700人,同比减少2583人;出生人数2239人,死亡人数3434人,自然增长率-2.8‰。在总人口中,城镇人口212581人,乡村人口210119人;男性人口211752人,女性人口210948人,人口性别比为100.4。
民族
峨眉山市以汉族为主体,境内还有彝族、藏族、羌族、苗族、回族、侗族、瑶族、蒙古族、土家族、傈僳族、满族、纳西族、布依族、白族、壮族、傣族等少数民族分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经济综述
2021年,峨眉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385.75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.87亿元,同比增长6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132.52亿元,同比增长7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219.36亿元,同比增长8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.99亿元,同比增长3.0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.03亿元,同比增长19.2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.3%;进出口总额6.70亿元,同比增长16.3%;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04元、43376元,分别增长10.3%、9.0%。
农业
峨眉山农业以茶、药、果、蔬、藤椒等为主。2021年,峨眉山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5819公顷,同比增加284公顷,峨眉山市粮食产量102278吨,油料产量13297吨,糖料产量361吨,茶叶产量10116吨,蔬菜产量203886吨,水果产量31153吨。水产品养殖面积185公顷,水产品产量1523吨。全年肉类总产量18959吨。其中,“峨眉山茶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2020年“峨眉山茶”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32.44亿元。全市茶园总面积23万亩,年综合产值超百亿元,形成了竹叶青、峨眉雪芽等知名茶叶品牌。成功创建以茶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,峨眉山市上榜“四川茶业十强县”。
工业
峨眉山工业以绿色建材、食品饮料等为主,有峨胜集团、农夫山泉、华润啤酒等一批知名企业,其中峨胜集团是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。2021年,峨眉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累计391.26亿元,同比增长5.3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户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.0%,产销率95.6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73.49亿元,同比增长4.0%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.67亿元,同比增长3.0%。
旅游业
峨眉山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、天府旅游名县、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。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,星级饭店13家,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370间。2021年,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248万人、门票收入2.67亿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交通运输
峨眉山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,有成昆铁路、成绵乐城际铁路、成乐高速、乐雅高速、乐自高速、乐宜高速、乐汉高速、乐峨高速、省道103线、306线穿境而过,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20千米,距乐山水运码头30千米,是川西南交通小“枢纽”。
公路
截至2021年末,峨眉山市公路总里程1318.49千米,其中,等级公路1253.64千米。西环线、木太路、青杨路建成通车,成昆复线峨眉至燕岗双线开通,峨汉高速峨眉至峨边段通车试运营,连乐铁路、乐西高速、成乐高速扩容(峨眉段)等项目有序推进,新改建村组道路68.4千米。境内现有乐雅高速公路1条运营高速公路,成乐高速公路紧邻峨眉,到成都只需1.5小时,实现了乡乡通硬化路、村村通公路。
铁路
峨眉山市境内现有运营铁路(高铁)2条,其中成昆铁路由北至南贯穿全境,境内有火车站5个;成绵乐客运专线是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,设峨眉站、峨眉山站。
航空
峨眉山市域内暂无机场,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20公里;距建设中的乐山机场40公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社会事业
教育事业
2021年,峨眉山市高中招生1969人,在校生5421人,同比增加162人;初中招生数3375人,在校生10098人,同比增加321人;小学招生3758人,在校生20525人,同比增加784人。
科学技术
2021年,峨眉山市高新技术企业19家,同比持平;共获专利授权230件,其中,发明11件,实用新型194件,外观设计25件。
文化事业
2021年,峨眉山市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12.63万册(不包含社区图书馆及农家书屋);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,乐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,峨眉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0人;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5项,其中,国家级名录1项,省级名录8项,乐山市级名录19项,峨眉山市级名录37项;有广播电台1座,电视台1座,广播及电视综合覆盖率均为100%。
医疗卫生
2021年,峨眉山市拥有卫生机构325个。其中:医院15个,卫生院18个,村卫生室189个,诊所、卫生所及医务室95个;拥有床位3216张,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74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1204人,注册护士1400人;有卫生防疫人员48人;婴儿死亡率为2.76‰,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.42‰,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.9%。
社会保障
保险参保人数117094人,同比减少1960人;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63735人,同比增加5128人;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9422人,同比增加2085人;年末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83074人,同比增加2574人;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8539人,同比减少3201人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36人,同比减少10294人;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04人,同比减少378人。拥有社会福利院1所,床位682张;城乡养老机构9个,床位1914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旅游
A级景区
峨眉山景区: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,系邛崃山脉北岭南支,总面积154平方公里,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。峨眉山距成都约160公里、乐山市34公里。峨眉山是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国家风景名胜区,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。峨眉山层峦叠嶂、山势雄伟,景色秀丽,气象万千,自古就有“峨眉天下秀”之誉。1996年12月6日列入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》。主要有金顶、万佛顶、报国寺、伏虎寺、中峰寺、万年寺、清音阁、雷洞坪等等
大佛禅院佛教文化旅游区:亚洲最大的十方丛林禅院,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门户。禅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占地600余亩,是集培育僧才、专精修证、佛学研究、弘法利生等于一体的无上道场,峨眉武术联合总会也落户于此。游客到此可参观寺院、品尝素斋、抄经诵经、武术体验等。
旅博天地景区:旅博天地旅游景区由旅博中心、旅博广场、旅博购物中心-水晶广场、旅博风情街、旅博公园、东湖湿地公园等构成,是集文化、旅游、会展及城市商业形态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体。2016年9月20日,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发出公告,旅博天地旅游景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区:农夫山泉峨眉山生产基地位于峨眉山后山,占地424亩,主要有参观中心、72000BPH生产线、水源地等景点,拥有28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。2018年8月,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区入选首批“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;同年10月,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成为西南地区集天然水生产、工业旅游的花园式示范型生产基地。2019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。
旅游度假区
峨秀湖旅游度假区:峨秀湖旅游度假区紧临峨眉山风景区,东至中信国安峨眉山体育馆,西至黄湾小镇,南至御泉湾温泉度假酒店,北至《只有峨眉山》大剧院,总面积约10.79平方公里。度假区是以自然生态山水为基底,以大佛禅院,滨湖温泉为主题资源,以禅修养心、温泉养生为主题产品, 融合山、水、茶、武等特色资源的温泉禅养旅游度假区。目前是省级旅游度假区,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
著名景点
罗目古镇:罗目镇地处峨眉山市西南,又名青龙场,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,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,原属古嘉州辖地,宋乾德四年(公元966年)撤县改镇,并入峨眉县,为宋代著名的峨眉五镇之一。以“古”著称的古山、古景、古人、古事、古风、古物,以及传统名食分布于全镇古街古巷14处的古俗民风之中而让旅游者刮目相看。
娥眉山居:娥眉山居位于峨眉山景区黄湾门禁旁两侧,总投资12亿元,规划面积1117亩,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,内有恒大“峨眉印”商业综合体、建筑面积7.6万平方米。,现有“安境西麓”“老树院子”“等风来”等民宿客栈300余家、床位1500余张。2019年5月成立“黄湾民宿协会”。2019年,共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。
嘉峨茶谷:嘉峨茶谷位于峨眉山市符溪镇,距峨眉山景区20公里,乐山大佛景区30公里,核心面积3.3平方公里,是峨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点项目。景区内打造有自然村落和6000亩高标准茶园,配套建有茶艺中心、观景平台、步行栈道、骑游道、观景亭等,正积极打造集茶谷观光休闲、茶文化体验、乡村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。
旅游演艺
只有峨眉山:《只有峨眉山》是导演王潮歌创作并执导的“戏剧幻城”实景演艺,是王潮歌继“印象”、“又见”系列之后,创作并执导的“只有”系列的开篇之作,剧目总体分为“云之上”“云之中”“云之下”三大剧场,打造了独特的从室内到室外的行进式观演模式。
功夫峨眉:《功夫峨眉》以峨眉武术为主线,以峨眉山雄、秀、神、奇、幽的自然风光为背景,融合了峨眉童子功、象形拳、硬气功等峨眉绝技,讲述了白蛇修练等峨眉山特有的武术经典故事,并融入了杂技高椅、川剧变脸、皮金滚灯、空中绸吊等巴蜀特色表演项目,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峨眉传说,一场亦真亦幻的光影盛宴,一台精彩绝伦的绝技荟萃。
圣象峨眉:《圣象峨眉》演出场地位于峨眉山市大佛禅院景区象城大剧院内,剧院面积3000多平方米。《圣象峨眉》将峨眉山的自然与文化、传统与艺术巧妙结合,由“幻、雅、灵、蜀、刚、梦、禅”七部分组成,采用音舞诗画的艺术形式,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一幅幅秀丽、雄奇且极富文化品味的丹青画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文化风俗
特色美食
峨眉山美食众多,有豆腐脑、雪魔芋、峨眉素斋、临江鳝丝、三合泥等诸多名小吃。物产丰富,盛产峨眉山独蒜、黄柏、茶叶等特色产品。
民间文艺
峨眉韵是一台供游人观看反映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表演,旅游季节剧院每天晚上接待游人观看,直到冬季峨眉山封山。包括有川剧滚灯、川剧木偶、峨眉武术、川剧变脸、杂技、茶艺等等。
宗教流派
峨眉山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门人,曹洞宗次之。据《五灯会元》等书记载:唐文宗(公元827~840年在位)年间来峨眉山的昌福禅师(眉州人)、黄檗老人(福建人)、灵龛和尚(成都人)、黑水和尚(峨眉人),为峨眉山最早南岳临济宗门人。唐僖宗(公元874~888年在位)年间来的西禅和尚(嘉州人)、白水和尚(嘉州人)、澄照禅师(川西青城人)、布水岩和尚(益州人)、东汀和尚(嘉州人),则是青源系曹洞宗最早门人。他们来峨眉山后,修建寺庙,招收门人,代传相续,延流至今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城市荣誉
峨眉山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 全国卫生城市、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、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、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市、四川省生态城市 、全国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市和全省第一个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。
2019年12月31日,峨眉山市入选“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名单”。
2020年10月9日,峨眉山市入选“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”。
2021年1月,峨眉山市入选“2021—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”。
2021年1月6日,峨眉山市入选“2018—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(区)命名名单”。
2021年2月18日,峨眉山市入选“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”。
2021年7月15日,峨眉山市入选水利部“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区)名单”。
2021年9月23日,峨眉山市入选“2021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”。
2021年11月30日,峨眉山市入选“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名单”。
2022年6月,峨眉山市入选2022年度全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创建项目省级财政补助建议名单”。
2022年12月29日,入选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。